如何看待“区块链”?

  • A+
所属分类:大咖观点

作者:郭宇航

 

区块链的局限非常多,它的技术并不成熟,未来两三年很有可能进入新的沉寂期,它只认数字签名不认人。但是大家记住,我们在传统的银行体系里,拿着借记卡、密码,同样不是本人也可以从银行ATM机拿走钱,所以这不是区块链本身致命的缺陷,很多金融机构也有。所以通证经济让一切变得有代价,这怎么理解?我们知道在有了短信、微信以后,最骚扰我们的就是垃圾信息。发垃圾信息几乎是零成本。在通证体系,我们开发一个全新的邮件系统,每发一份邮件是要付出通证代价的,这种情况下垃圾信息可能会被杜绝。

在现有体系如何保证不涉嫌非法集资?在过去五年P2P创业里,也是反复地提醒自己,在没有法律规制的情况下,怎么守好创业的红线和底线?我们最近看到瑞士出台的对于Token的四个定义里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当产品开发完成上线,有实际使用场景,你的通证发行不是证券发行,而是可以获得一种货币,可以在多大范围内使用,包括是否允许跟法币兑现,这是一条红线。

现在使用的通证不能随时跟法币任意兑换,这也是去年三大比特币交易所关闭的主要原因。任何一般等价物,很多时候比特币到底是虚拟货币,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我们希望把它解释成不是货币,这样不会触及监管者的神经;但是当它在一定范围内真正成为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再想否认它的货币属性,就几乎很难了,包括二级市场,包括溢价买卖,实际上很多监管无法非黑即白地去判断某个新生事物的合规性,只有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程度,它才会仔细来思考如何定性,而定性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来决定这个结果。

公司制,这本身不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创新,但是造就了整个西方资本市场,包括中国的资本市场的繁荣。未来在通证情况下不需要成为股东,大家就可以分享企业发展的收益,是不是通证可以构建一个新的经济体系和经济逻辑?我们拭目以待。

某点评网站也是一个案例。大家可以去想,我们每一次对餐饮的评价,我们拿到一个Token,拿着这个Token可以去店铺抵扣消费。这些行为在目前的范围内监管都是认同的;但是当某网站自己发了10亿Token,3亿给客户使用,3亿挖矿出来,3亿多自己留着,这种情况下监管开始犹豫了,这种行为是不是跟金融行为有关联了?当它的通证进入二级市场交易的时候,就进入了监管的敏感区域。

比较一下硅谷和中国,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象。虽然硅谷也有非常疯狂的对发币的执着爱好者,但是很多优秀的人从华尔街、Google这样的团队加入了创业;在中国大量是ICO项目发行,在美国是相对集中在底层技术层面的开发,相对来说比我们国内的项目质量要好很多。

同样的审慎,不一样的监管。大家可以看到未来创新和监管博弈将始终贯穿在区块链的发展过程中。未来,如果想要在区块链新技术领域里得到扎扎实实发展的话,跟监管的沟通和交流是必须的。很多时候创业者想在创业路程中得到监管支持,主动拥抱是不可回避的路径。

小国先试,大国跟随。大国的经济体量如果一开始就对创新模式给予宽容的话,可能系统性风险比较大。所以大家看到柬埔寨、新加坡,包括香港在跃跃欲试,希望比特币等虚拟币交易上给出宽容政策。尤其有意思的是最近俄罗斯的变化。以前日本、韩国、英美相对来说对虚拟货币友好,俄罗斯曾一度对比特币严格禁止,但最近披露出ICO的合法化在新的议案里将有所呈现,10亿卢布的ICO将有可能获得合法地位;而非合格投资人,也可以投资虚拟货币交易。如果这样的协议在一个相对大国得到通过的话,可能在未来一年、两年里对虚拟货币和ICO的态度又会有一些变化。

所以,每一次大的经济事件调整后,比特币调头向上;当然,我们认为这肯定会有尽头,但是什么时候是尽头,大家不要轻易猜测。

发表评论

您必须才能发表评论!